首页 要闻 特别关注 巾帼追梦人 最美我的家 女性社会组织 我们在行动 专题
巾帼网 > 最美我的家 > 倪淑丽家庭:剪出好家风 写出好生活
  • 倪淑丽家庭:剪出好家风 写出好生活

    2023-02-01 14:18    来源:全国妇联社会联络与交流合作中心(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)
  •     

      一双巧手,剪出多彩人生,一纸窗花,传承匠心技艺。倪淑丽家庭“择一事,终一生”,自强不息,精益求精,让古老的非遗剪纸技艺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。

      凭着一双巧手和一把剪刀,内蒙古宁城县38岁的女教师倪淑丽,剪出了自己的梦想和天地,更剪出了一家几代人“自强不息”的好家风。秉承“本本分分做人,踏踏实实做事”的人生原则,他们让非遗技艺——宁城剪纸不但在家族中传承下来,还走进了大众的视野。

      倪淑丽的太爷爷和爷爷都是绘画、剪纸高手,曾是闻名十里八村的民间手工艺人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一年一度的春节,除了孩子的新衣和家家户户都做的蒸豆包,就只有爷爷剪的红彤彤的窗花和红纸黑字的对联,能装扮出新年的吉祥喜庆和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      在这样的民间文化的熏陶下,家里几代人都会写毛笔字、剪纸。尤其是倪淑丽,她既是一名乡村教师,又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宁城剪纸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,她毕业于专业美术学校,创新性继承了剪纸这一古老技艺,研发了与时俱进的剪纸文创产品,让传统非遗剪纸艺术走进校园,并在教育领域广泛弘扬传播。

      倪淑丽根据家里几代人传承的剪纸技艺,结合自己多年的剪纸教学经验,创编了三册《宁城剪纸》校本教材,将“非遗剪纸”项目引入校园传承,培养了3000多名能够掌握非遗剪纸基本技法的学生,积攒了上万幅优秀剪纸作品。她创建的“非遗剪纸工作坊”荣获教育部奖励;她撰写的“非遗剪纸校园传承”案例荣获教育部奖励;她还成功申报了内蒙古自治区“非遗剪纸进校园”135科研课题。

      学生张晓华说:“进入大学校园,剪纸成了我最值得骄傲的才艺。”大学毕业后的张晓华回到家乡的一所中学任教,她又把剪纸带进了学校的美术课堂,受到学生们的喜爱。剪纸,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。

      作为宁城剪纸的传承人,倪淑丽还带着家人把剪纸技艺带入社区,推向社会,让传统剪纸艺术融进了现代人的生活。跟她学习剪纸技艺的普通爱好者有3000多人。2020年5月,宁城县妇联组织开展“双联双带”巾帼脱贫行动计划,宁城剪纸吸引、带领有兴趣志向的贫困户妇女进行剪纸文创产品制作,让广大妇女拥有了一技之长,拓宽了脱贫创业之路。

      倪淑丽15岁的儿子、16岁的侄子、19岁的侄女,毛笔字都写得苍劲有力,剪纸作品也是栩栩如生。他们是新一代的继承者和传承人,一家人的传承和创新之路越走越宽,“本分做人、踏实做事、自强不息”的好家风也得以继承和弘扬。

      资料来源: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

    本网站部分资讯(包括文字、图片等)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。

    如有版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。电话:010-65103955,65103946

    关于我们全国妇联社会联络与交流合作中心(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)版权所有 2025年

     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2号  京ICP备10020604号-6

    投诉举报电话:010-65103955,65103424